2020年全市团的基层建设基石工程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及团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要求,以《全市团的基层建设基石工程方案》为统揽,深化党建带团建制度,深入推进活力团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擦亮团建品牌,提升团干部能力,扩大团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一、积极扩大有效覆盖,不断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拓面补链,继续巩固学校团组织基础地位,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组织覆盖,新建社会领域团组织不少于1000个(见附件1),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团建,实现学校领域团组织覆盖率达到98%以上、社会领域团的组织密度增长12%以上;坚持“拉队伍、做好事”,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开展活动,提升组织活力。
1.着力巩固学校领域团建工作。一是抓中学强基固本。以民办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农村学校为重点,全面消除学校领域组织空白。加强县级教育团工委和中学团校建设,全部县(区)建立教育团工委,市县(区)中学全部成立团校。二是抓高校活力提升。持续深化实施高校共青团“活力提升”工程,开展“工作到支部”团支部建设提质行动,举办“活力杯”学校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大赛、“魅力团支书、活力团支部”评选展示等活动,深化“星级团支部”评定工作,把“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团支部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普遍激活班级团支部。三是推动学校共青团改革落地落细。推动高校、中学团组织换届,落实《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2020年11月底前,推动高校团组织完成换届、80%中学团组织按期完成换届,高校校院两级专职团干部配备率达到85%以上,80%以上高校学生会的精简机构、人员规模、代表大会、从严治会等改革关键指标达到要求,80%以上的思政类、公益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配备情况和团委社团管理部组建情况等关键指标达到要求。
2.实施非公经济组织团建攻坚行动。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推动已建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团组织覆盖率达到40%以上。依托行业、社团、驻外地办事机构、街区、楼宇、物业、产业链等,创新基层建团模式。二是突出产业园区、规上企业、商业街区、互联网行业等重点,攻坚非公企业建团,采取逐县(区)观摩、整县(区)推进的方式,实现对100%的国家级、省级园区、市级、县级园区和60%的规模以上企业、70%的青联和青企协会员企业的组织覆盖,推动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各类团属社团中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普遍建立团组织或团主导的青年组织。积极联合各级工商联重点推动其会员单位企业的组织覆盖。三是建活并举重点联系,推广落实《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指导手册》,促进团的组织建设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引导非公企业团员青年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深化科技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各级团组织在开展“五四奖章”、“两红两优”、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和组织、“青”字号品牌等团内表彰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应占一定比例并稳步提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团员发展工作。符合条件的团员、团干部和青年骨干,经相关组织程序,可择优吸纳为团代表、挂兼职团干部,或者各级青联和青企协、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社团成员。推动各级的团的领导机关根据自身情况,负责联系管理相应规模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团组织,原则上市级30家、区县级10家,规模较大、青年较多的可以调整组织隶属关系,作为团的领导机关直属团组织。
3.实施助力社区团组织提升行动。开展高校团组织与县区团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充分利用“青年之家”等工作平台,以有组织有计划的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结合本地区的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把人员、项目和资源下沉到社区一线,促进乡镇街道团组织活跃,激发社区团组织活力,引领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对城乡新型社区的组织覆盖,以区域化团建为动员机制,开展团员向社区团组织报到工作,探索区域单位联建共建模式,推进区域内各类基层团组织协同发展。
4.统筹做好其他社会领域团建工作。在乡镇农村,制定下发《乡镇农村共青团工作清单》,发挥好新换届团委委员作用,探索在农村应用微信、QQ建立网络团支部,依托产业链、行业组织建立团组织,推动在乡镇街道普遍组建以青年为主的产业协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队、青年创业者联盟等社团组织,探索团的基层组织形态“实体化”运行机制,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中带动农村团员青年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贡献。发挥舞阳县“第一团支书”作用,巩固“第一团支书”工作成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优势资源下沉,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在国有企业,理顺直属单位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联系带动产业链、合作方、劳务派遣等单位团的建设,推动属地国有企业组织覆盖率达到80%以上,带动国企团员青年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上当先锋、打头阵。在机关事业单位,推行组建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工作委员会,加强和改进机关事业单位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重点面向管理服务的行业单位推动团的组织覆盖,实现对符合建团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应建尽建,探索依托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机关单位,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引导机关团员青年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新兴领域,推动与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和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建立广泛深入联系,注重发现培养组织骨干,创新组织载体和组织机制,扩大团对基层青年特别是新兴领域和新兴群体青年的有效覆盖。
5.规范提升“青年之家”建设质量。一是按照《深化全省“青年之家”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要求,推动团的组织、工作、阵地在基层社区层面有机配合,优先推动在青年人口密度较大、需求较明显的区域建设一大批“青年之家”,实现对全市所有街道和乡镇的阵地覆盖,青年之家云平台活跃度提升20%以上,稳步推动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每1万名14至35周岁青年配建1个以上“青年之家”实体平台。二是突出组织属性,强化“青年之家”的组织属性和社会化运行机制,坚持创新组织、聚合资源、有效保障、形成功能的要求,根据共青团组织定位,立足不同群体青年特点,依托“青年之家”发展团组织主导的青年社团、兴趣协会。在符合建团条件的“青年之家”普遍建立团组织,推动具备条件的“青年之家”和青年组织全部入驻“青年之家”云平台。三是加强管理培训,实施摘牌制度,力求管理规范、科学运行、活力提升,努力实现“四好在身边”。四是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深化“青年之家”建设,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增强阵地吸引力和凝聚力,打造“青年之家”团建品牌。
6.持续开展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一是落实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三年计划,完成组织梳理,继续开展后进团支部整顿,坚持动态管理,对考核验收排名靠后的20%的团支部继续进行重点整理整顿,持续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二是按照支部班子好、团员管理好、活动开展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5个方面,开展对标定级,探索团支部星级创建评定,建立基层团组织规范运行、对标定级的常态化机制,将对标定级情况列入“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的基本条件。
7.着力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一是持续开展基层示范点创建行动,指导各县(区)分领域创建一批可观摩、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团建示范点,以创建促规范,切实发挥示范引导作用,达到创建一个、带动一片、推动整体的效果。按照有场地、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有特色、有成效“六有”标准,开展标准化团员活动室建设,2020年各县区建立3个以上标准化团员活动室,经济开发区、示范区、西城区要建立1个标准化团员活动室,每所中职中学、高校要建立1个标准化团员活动室。二是实施团建连心工程。以团干部“走基层”为抓手,开展团建“心连心”工程,深化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机制,每月第一周为团干部“走基层周”,团市委和县区团委书记班子带头,所有团的领导机关干部根据工作实际,安排一天时间专门走访团组织、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了解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情况,掌握基层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所需所求所盼,拉近与基层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距离,帮助基层团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在青春沙澧微信平台开设团干部“走基层”专栏,实时宣传工作开展情况。
二、科学发展严格管理,保持和增强团员队伍先进性
团员发展不仅做到“少一点”,更加聚焦“好一点”,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总量控制和县域调控,保持团员队伍适度规模和合理结构,注重团前教育和入团后的教育管理,不断提升团员队伍先进性。
1.科学调控团员发展。一是严把团员发展标准和年龄要求,规范发展流程,落实推优入团工作,严格执行团员发展“十步走”,抓好团员发展“四个严禁”“四个有”“四个一致”,将思政考评结果、8学时团前教育、年度 20 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作为入团必要条件,新发展团员100%全部录入系统。二是落实好《关于严格做好发展团员县域统筹调控工作的意见》,做好县域统筹,优化团员队伍结构,将初、高中毕业班团学比降低至25%、50%左右,并注意初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民办学校、农村学校发展团员工作,防止班级团支部覆盖长期空白。三是开展团员档案规范化核查、违规发展团员核查工作,严肃处理违规行为,不断提高团员发展质量。
2.以中学团校为抓手改进团员教育管理。一是狠抓《河南省加强中学团校建设的意见》落实,制定中学团校建设及运行情况考核指标,将其纳入督导工作内容,采用星级评定方式,开展分层管理,评选市县两级示范性中学团校,健全团前教育机制,加强对入团积极分子的全过程综合性培养评价。二是推动落实团员组织生活制度,创新规范“三会两制一课”,激活团支部教育功能,结合“团队课引导示范工程”,用好“豫团小课堂”,推动“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发挥实践育人载体作用,深入推进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统一配备团员证和团员档案袋,丰富仪式教育、主题团日、社会实践等经常性、规范性、普遍性实践育人载体,不断增强团员身份意识、组织意识。
3.做好信息录入分析。一是持续推进“智慧团建”系统建设。抓好团员信息录入、团籍管理等常态化、基础性工作。二是扎实做好“学社衔接”,严格规范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全年团员“学社衔接率”不低于 90%,确保团员离校不离团、流动不流失。三是做好“智慧团建”系统数据分析研判,为全市共青团重点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三、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有效提升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梳理归纳去年以来全市抓基层团建中的有效方法,围绕狠抓工作落实、工作能力提升、基层典型选树等方面,总结形成推进工作的有效机制,通过制度创新深化全市团的基层建设。
1.完善工作落实机制。一是完善基层团建考核评价标准,落实团县区委书记抓团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并向基层团组织延伸落实。二是持续开展市县共青团观摩交流和基层共青团工作交流日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压实工作责任,按照《2020年全市团的基层建设基石工程工作台账》(附件3)明确的任务、时限,对关键指标“插红旗、标黄旗、挂黑旗”,并对工作推进缓慢的基层团组织进行约谈和现场督导。
2.狠抓工作能力提升。着力强化教育培训,建立机制健全、分级落实、资源统筹的培训工作体系,聚焦县级团委、乡镇(街道)、村(社区)、国有企业、非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青年之家等重点领域举办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团干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3.注重典型选树宣传。挖掘、发现各县区、各单位推进基层团的建设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择优编发相关工作信息,总结相关经验做法并进行表彰、推广,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4. 抓好贯彻落实。各县区、各部室于每月28日前将《学校领域团组织建设情况统计表》(附件4)《社会领域团组织建设情况统计表》(附件5)汇总到团市委组织部,邮箱:lhtswzxb@163.com。